很多年輕人也同樣有“房奴激勵”的思想,其實這是無視房價的虛高與泡沫的幼稚心態(tài),當下涉世未深的85后,缺乏靠譜的社會認知和價值觀。
如果現(xiàn)在像多數(shù)85后同齡人一樣,月收入只有兩三千塊錢,按照銀監(jiān)會的相關規(guī)定,其實是沒有資格向銀行貸款的。但不少人被房價預期嚇得“不能自拔”,要在收入證明上作假,這個風險讓筆者想到了美國的次貸危機。適度透支是可以的,合理的激勵也是不錯的,但必須想到一旦被按揭“綁架”了,可就不是一兩天的事兒了。
相比,筆者反而不擔心風險會出在買了N套房的人身上。N套房子的首付加起來肯定以百萬元計了,首付是現(xiàn)金交易,灰色操作比較難,可信度是很高的。
不要片面樂觀“收入增加”的預期
李華,85后男孩,面對筆者“如果有一天剛性需求不足了,房價是不是會跌”的問題,竟能解釋得非常合理:我國商品住宅市場化剛剛10年,人口紅利很大,剛性需求全部滿足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。短期內(nèi)如果表現(xiàn)為剛性需求不足,其實是一種被觀望情緒所掩蓋的短暫性假象,因為經(jīng)歷了房價的幾次漲跌,人們的投資觀念已經(jīng)越來越成熟。一旦房價下跌,被誘發(fā)的投資需求就會導致熱錢、銀行信貸的流入,而使房價出現(xiàn)報復性大反彈。房價要降真的很難,再加上自己未來幾年的收入肯定會大幅上升,現(xiàn)在非常樂意做房奴。
對于未來“收入增加”持非常樂觀預期的年輕人不在少數(shù)。其實如果沒有儲蓄,就意味著沒有提前償還債務的能力,這也就意味著必須為自己的債務付利息,而且當前還面臨著加息的可能。收入固然是在增加,但同時支出也是在變的,包括花在房子上的利息,還有花在房子外的生活成本和不確定性支出等。這些因素都是成為房奴之前不得不考慮的。
一個月入4000元的買房者,用20年還40萬元的債務是非常勉強的。實際收入并沒有預想得那么理想。
查看更多資訊>>延伸閱讀
歡迎投稿: 如果您對房地產(chǎn)行業(yè)有自己的見解,或您在買房、看房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,又或您在貸款、收房、裝修中有什么經(jīng)驗想和廣大網(wǎng)友分享,歡迎您給我們投稿。稿件一經(jīng)采用我們會有精美小禮物相贈,以表謝意。來稿請發(fā)至郵箱:pdshouse@163.com 另請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聯(lián)系電話,以方便我們和您取得聯(lián)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