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住朝陽區(qū)的李女士原本想換套大房子,但在花了480萬把房子買下來之后,卻無意中從小區(qū)居民那里得知,這套房子一個多月前剛剛死過人,竟然是一座所謂的“兇宅”。李女士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,便要求和賣房者撤銷合同,但對方不同意,無奈之下,李女士將對方告到了法院。
480萬買了套“兇宅”
今年6月份,跟兒子一家住在一起的李女士因為覺得房子小,便想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。此后他們通過中介看中了位于朝陽區(qū)某小區(qū)的一套房子,在和房主就價格問題達成一致后,他們花了480萬將這套房子買了下來,并辦理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。在買房過程中,李女士多次向對方詢問房屋是否有瑕疵,對方均稱沒有。
今年9月,在對新買的房子進行了必要裝修后,李女士和兒子一家搬進了新買的房子里?!鞍徇M去之后沒多久,在小區(qū)里散步的時候,有小區(qū)居民就問我們?yōu)槭裁磿I那套房子,房子里5月份剛死過人,是套‘兇宅’?!?李女士的女兒崔女士告訴記者。
此后,李女士又陸續(xù)詢問了不少小區(qū)內的居民和小區(qū)物業(yè),從他們那里,李女士獲悉他們買的房子在今年5月29日確實發(fā)生過一起死亡事件,此前租住在這里的一位房客在房子里自殺身亡了。
得知之后,李女士趕緊通過中介公司向原來的房主求證,但“對方就是不承認”。李女士于是跑到附近的派出所去求證,根據(jù)派出所的出警記錄,李女士終于確定房子里確實死過人。
“只要一想到家里的孩子在死過人的地板上爬來爬去,我就心里瘆得慌?!贝夼空f。
退房不成將房主告上法庭
得知買的房子是兇宅之后,李女士一家便要求跟原來的房主撤銷買房合同,但對方卻無論如何也不同意。無奈之下,李女士便將對方告上了法庭,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撤銷雙方簽署的房屋買賣合同。
在法庭上,李女士一方認為,“趨吉避兇”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現(xiàn)象。根據(jù)現(xiàn)實生活中人們的觀念和風俗習慣,對住宅內發(fā)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感到忌諱和恐懼,這是客觀存在的普遍現(xiàn)象,同時也是社會上一種善良無害的風俗。
另一方面,購買房屋時會考慮多種因素,除了房屋質量、朝向、環(huán)境、交通外,還有追求平安、吉祥的美好愿望。躲避恐懼,是每個人的本能和權利,而“兇宅”顯然會影響買房人的居住心理,因為這一點,“兇宅”的價格會出現(xiàn)貶值,甚至大大低于市場平均價格。
此外,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規(guī)定,被告有義務在交易過程中如實向原告告知十余天之前剛剛發(fā)生在房屋里的非正常死亡事件。因為如果他們知道房中死過人,他們就不會購買這套房子。
對方則認為,在買房的過程中,李女士并未向他們詢問房中是否死過人,“兇宅”只是一種迷信,因而他們并沒有對李女士進行欺詐。
“在買房的過程中,大家一般會直接問對方房子有什么瑕疵,誰會問房子里死沒死過人啊?!贝夼空f。
法院判決雙方撤銷合同
法院經(jīng)審理認為,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,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,受損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。
本案中,李女士與季先生簽訂合同買賣前一個月,涉案房屋內曾發(fā)生非正常死亡事件,該事件屬于影響合同訂立和履行的重大事項,季先生應當主動披露,因未主動披露,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,對李女士構成欺詐,對李女士要求撤銷合同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。判決李女士與季先生撤銷合同。
相關新聞
多數(shù)賣房者不會主動披露“兇宅”信息
小劉此前曾在國內某知名房屋中介工作,他告訴記者,“兇宅”這樣的房屋,他之前曾遇到過一起。那次,房主主動把房子的情況告訴了他,在做中介服務的時候,他也把房子是“兇宅”的情況告訴了買房者。他發(fā)現(xiàn)這類房子“非常不好賣”,一旦聽說是“兇宅”,對方便不愿意買了?!斑@類房子的價格要比正常房子低很多,有時候即使非常低也沒人愿意買,人們還是很忌諱這個的。”
查看更多資訊>>延伸閱讀
歡迎投稿: 如果您對房地產(chǎn)行業(yè)有自己的見解,或您在買房、看房過程中有什么心得體會,又或您在貸款、收房、裝修中有什么經(jīng)驗想和廣大網(wǎng)友分享,歡迎您給我們投稿。稿件一經(jīng)采用我們會有精美小禮物相贈,以表謝意。來稿請發(fā)至郵箱:pdshouse@163.com 另請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和聯(lián)系電話,以方便我們和您取得聯(lián)系。